個人簡介
琴島畫院理事,中國老子書畫院院士,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美術作品展,中日文化交流展獲金獎,中韓文化交流展獲金獎,兩次獲得山東省美協舉辦的美術展和山東文化廳舉辦的美展中獲佳作獎,繪畫,篆刻作品多次在全國省市級報紙、書刊上發表,還被新加坡韓國日本港澳台等國家、地區的博物館、美術館及書畫愛好者收藏。2006 年在青島成功舉辦迎新春個人畫展,作品均已被著名收藏家收藏。藝術傳被列入《中國美術名人大詞典》《山東當代設計藝術家》、《世界書畫家銘錄》等辭書。
作品評價
花鳥畫藝術
劉立傑的寫意花鳥畫, 師從傳統,中得心源. 又融入自我, 先生幾十年創作實踐, 採納並收名人之精華, 溶入自已創作之中, 他在求索的過程中不斷完善. 吐故納新, 在傳統格局中表現新意。先生精純的筆墨技藝, 深遠的作品意韻, 他用繪畫語言同時, 注重畫靣造型美學, 筆墨運用上遵循傳統, 去粗取精, 功底紮實, 畫風多變, 其作品展現出清新雅致的花鳥畫新面貌。畫家筆下的紅了櫻桃, 綠了芭蕉, 竹子, 枇芭, 白菜, 小鳥更為一絕, 作品朗朗上手拈之即來. 使作品達到 "天人合一, 無我兩化". 推向一個較為完善的藝術境地。先生的花鳥畫意境不斷充實和嬗變,通過人格寓意轉化和對自然的感悟,他的作品更加成熟大氣, 愈顯分量也是他輝煌之處. 用嫻熟筆墨形成自已獨特畫風. 創造出狆特畫境. 獨特的藝術風格,這是畫家才情和智慧的溶合!梅
梅
朵朵紅梅無夜露, 亭邊賞花迎春歸,一枝獨艷無淒寂, 蝶去香留迎朝暉。生活是一切造型藝術創作的源泉, 在觀察和認識亊物的同時. 畫家是在一定審美觀點和創作思想的指導下去觀察和表現生活。如畫家筆下(紅梅拂春風)新作, 寫意梅花筆墨酣暢, 畫中融進了沖淡, 典雅, 自然, 清奇, 品意簡淡. 和雅無我之言, 讓人似回歸到大自然的懷抱. 整幅畫靣用墨處理老桿和小枝, 布局穿插有序,形成立體厚重載體, 色彩撘配合理, 淡雅可人, 梅花點綴著色分濃淡兩色增添了畫靣透視感覚, 俏而不俗, 清香四溢, 蘊涵著春機盎然。小鳥欲鳴欲飛, 千姿百態. 尋求韻味更增添了畫靣的動感, 生機, 和神韻, 造詣幽邃而又予人美感.充分展現出畫家個人藝術風釆和時代精神。
荷
輕舟碧波賞蓮香, 清清荷韻人痴狂,欲請仙女作畫客, 揮毫細描寫容妝。小荷碧水輕盈盈, 醉態嬌柔後醉卿,葉綠如傘東風亊, 含苞朵朵笑無聲。作畫講究意筆先寄情, 在自然中觀察寫生, 在自然中陶冶, 追求, 領悟, 取之自然, 妙造自然中彰現出意境. (一莖弧引綠,香亂舞風衣 )作品筆下荷花筆墨秀潤, 造型俊逡、清新淡雅, 氣象生暉, 色調淡潤, 飄渺. 濃淡鋳葉巧奪天工. 呈顯出瀟瀟灑灑, 寓意高潔, 神韻猶至, 讓人稱嘆, 真是妙不可言. 看他筆下荷花嬌柔與秀美, 有香膩玉脂滴翠之感. 揺曳蓮葉上, 水珠滾動晶瑩剔透, 行筆線條隨性隨意, 自然爽利, 展現淋漓盡致, 畫出了荷的徳, 荷的骨, 荷的節, 荷的韻, 荷花迎風擺, 清香荷韻來, 淡淡的讓你揮之不去. 如入荷塘仙境般. 先生筆下洋溢著靈性及活力. 顯示荷花出汅泥而不染的傲骨風采. 為我們營造了一個自然恬淡, 神韻飄逸的畫中境界。
“月兒柔, 池水軟,風送清香, 裊娜新荷滿”先生以其直明軔朗的畫風, 灑脫不羈的氣度, 大氣卓越的情懷, 果斷斬截用筆的豪氣, 溶入畫中。 畫家用一種水墨語言的“俢辭”方式,在筆墨表達上. 對於筆, 墨色, 點, 線關係的綜合經營, 則筆墨齊顯, 互為生髮. 開合自如的用筆, 意態飛揚的格調, 無不打上成功畫家的印記。
竹
花紅柳綠斗春暉, 節節青竹傲骨歸, 性直挺拔入雲里, 笑對風雨任爾摧。畫家筆下的竹子,(葉密看風動 枝垂聽雨新) 作品,先生的畫筆調縱逸, 用色清淡. 構圖清新, 和充盈濃郁的時代氣息。先生用書法的線和側鋒畫出了竹子君子之風,,嫩竹瀉翠,生意盎然。 曲徑通幽,竹影婆娑,層次交錯, 疏密搭配, 墨色濃淡相一彰顯出筆力運用恰到好處, 使畫面增添了無限生機。竹舞風輕, 心生清涼。這種意境使人陶醉, 使人痴迷 . 讓人留戀忘返. 先生筆墨嫻熟精到, 深遂,虛靜中求淡雅, 賞他筆下翠竹,平添超凡的風韻,染上脫俗的情趣,他的竹子秀逸通脫, 凌風暢達, 奔逸橫放, 曼妙多姿和鬱郁竿竿的文人畫風令人嘆之!
劉立傑的(伍德吉祥) 畫作, 雞的形象各異, 習性不同, 不僅豐富了視覚效果, 更為傳神寫意達到一種氣息清新, 格調清朗的可視畫境空間。他用傳統筆墨精神與寫生作品相吻合, 用情感通過墨, 色, 寫, 動, 與靜, 用點, 線, 面, 肆意表現嫻精的中國畫筆墨。作品返樸歸真, 趣味無窮, 情趣高雅, 自然不俗,又透出了強烈的現代生活氣息, 呈顯出和諧, 親情、友愛、在他的繪畫語言中, 當然更多的還是他對生活的熱愛, 對中國傳統畫真正內涵的理解和認識, 潛含著不可見而“可感”的“內美”一種機趣神韻。
先生的成功, 與幾十年筆耕探尋, 幾十載硯邊沉思俢煉分不開. 融入了他的天分, 勤奮, 認識力, 經驗, 和環境等.... 在他的的繪畫語言裡, 讀先生的繪畫作品, 更是解讀畫家的內心世界. 先生作品更多表現的是畫家人格的投射,先生深悟 “畫為心像, 詩為心畫”, 他把心詩, 心畫溶到筆下溶到他的畫中, 形成了色墨交融的水墨意趣. 營造形成了色墨交融的水墨意趣,營造了一個悠然恬淡, 神韻飄逸的畫中境界。在衷情一生的筆情墨趣中不斷耕耘, 運離塵囂, 淡泊名利, 不懈追求. 對亊淡然處之是一種俢養, 用淡然之心以達到俢身是一種境界.
淡泊名利和達到俢藝是目的,才成就畫家今天的繪畫亊業。
(作者/王紅莉:詩人、畫家、書畫評論家)
媒體關注
劉立傑價值60萬繪畫捐贈老子文化基金
2010年07月07日 17:27 鳳凰網
(記者 蘇詩鈺報導)7月4日下午,全國著名美術家劉立傑從青島專程來到位於北京建國門外的中國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管委會,將自己精心創作的10幅價值約60萬元的美術作品,慷慨捐贈給老子文化基金管委會。
劉立傑1957年生於山東青島,畢業於山東省工藝美術學院,進修於中國畫研究院,現任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青島市美術家協會會員,琴島畫院理事。劉立傑是當今中國實力派畫家,系齊白石第四代再傳弟子。劉立傑以寫意花鳥畫為主。師從傳統,中得心源. 又融入自我,幾十年創作實踐。劉立傑精純的筆墨技藝, 深遠的作品意韻, 他用繪畫語言同時, 注重畫靣造型美學, 筆墨運用上遵循傳統, 去粗取精, 功底紮實, 畫風多變, 其作品展現出清新雅致的花鳥畫新面貌。畫家筆下的紅了櫻桃, 綠了芭蕉, 竹子, 枇芭, 白菜, 小鳥更為一絕, 作品朗朗上手拈之即來. 使作品達到 "天人合一, 無我兩化". 推向一個較為完善的藝術境地。劉立傑的花鳥畫意境不斷充實和嬗變。
劉立傑的成功, 與幾十年筆耕探尋, 幾十載硯邊沉思俢煉分不開,融入了他的天分, 勤奮, 認識力, 經驗, 和環境等.... 在他的的繪畫語言裡, 讀劉立傑的繪畫作品, 更是解讀畫家的內心世界,劉立傑作品更多表現的是畫家人格的投射, 潛心悟道, 含英咀華, 用學識來豐富自已的作品, 才能抒寫出優秀的繪畫篇章。劉立傑深悟 “畫心像, 詩為心畫”, 他把心詩, 心畫溶到筆下溶到他的畫中, 形成了色墨交融的水墨意趣. 營造形成了色墨交融的水墨意趣,營造了一個悠然恬淡, 神韻飄逸的畫中境界。在衷情一生的筆情墨趣中不斷耕耘, 運離塵囂, 淡泊名利, 不懈追求, 對亊淡然處之是一種俢養, 用淡然之心以達到俢身是一種境界。
耕耘畫壇數十年,耐守寂寞藝品高
有人說:繪畫藝術是一個特殊的職業,是一些特殊的人在藝術的海洋中探討著自然、美與心靈,從事這份事業要耐守得住寂寞,要默默的忍受著這份事業給他們帶來的孤獨、寂寞、枯燥、乃至貧窮,他們失去了許多常人可以輕易得到的快樂,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自己的繪畫作品之中,與古人對話,與天地對話,與大自然對話,與自己的心靈對話,將自己的生命融入到漫漫的孤獨的旅途中,所以才使得所創作的作品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繪畫作品才會顯得如此的有著生命的活力,寂寞孤獨也許是每個藝術家踏上藝術之路必經的一個過程,只有默默的在藝術天地里耕耘,師古人、師造化,勇於創新,體會生活細節,刻畫生活情趣,表達心靈的感悟,在漫長的藝術追求之路上學會忍受寂寞和孤獨,那么你的藝術之路才會奔向成功。劉立傑老師正是這樣一位耕耘畫壇數十年,耐守寂寞藝品高的中年畫家。劉立傑老師畢業於山東省工藝美術學院,進修於中國畫研究院,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山東省協會會員,青島市美術家協會會員,琴島畫院理事,是當今中國實力派畫家,[百傑稱號]獲得者。劉立傑老師是齊白石的第四代再傳弟子,其繪畫風格深受其前輩大家的薰陶,對他畫風的形成有著極大的影響。我們初學中國畫的人幾乎沒有一個人不是從學習傳統開始的,都不同程度地接受汲取了傳統繪畫的精華,拋棄傳統等於背叛。他在畫壇上打拚多年,耕耘畫壇數十年,勤奮鑽研過很多專業理論書籍,探索過許多不同風格的繪畫道路,多年的科班學習和拜師求藝生涯使他打下了深厚紮實的功底,幾十春秋匆匆過,銳筆變禿紙成丘,只等山花爛漫時,河池成墨終不悔,梅花香自苦寒來,劉立傑老師在藝術道路上終於取得了較大的成就,成為當代較有影響力的中青年畫家。劉立傑老師還是一個很有社會責任感和愛心的畫家,在我國西部嚴重大旱的時候,他和多名畫家一起奔赴受災地區為災民義賣捐款,幫助災民樹立戰勝天災人禍的信心與勇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著一個書畫家的人生軌跡,努力使自己成為既有精深藝術修養又有崇高道德品質的藝術家。他說:“我的繪畫作品裡透露著好多古往今來的藝術大家的痕跡,我主張:用筆墨傳達生活,用生活豐富藝術……細節決定成敗!”
中國花鳥畫走過了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在歷史上自宋代以來,花鳥畫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終使它成了一門獨立的畫科並在畫壇上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珍貴畫作,在花鳥畫領域先後出現了黃筌、徐熙、趙佶,鄭板橋,吳昌碩,八大山人等一大批書畫家,他們的成就為世人所矚目,他們的畫作成為人們頂禮膜拜很難超越的高峰。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應該變通的,適者生存,如果我們後世的畫家只是一味的遵循古法,循規蹈矩,不思進取,不敢創新,縮頭縮尾,瞻前顧後沒有自己的想法那也是沒有出路的,照貓畫虎,你就是畫的再好,臨的再象,也許會出現無數個王筌,李佶,趙板橋,王白石等等,但你終究成不了藝術家,充其量只是別人的翻版而已。藝術的傳承與創新是擺在無數個書畫家面前的課題,而劉老師卻是一位知難而進勇於探索創新的畫家,我們觀賞劉老師的畫會有一種感覺,他的畫風格多樣,既狂放不羈,又工精筆細描,既寫意又寫實,靈活多樣,個性突出。齊白石主張藝術“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劉立傑老師深刻領會前輩精妙的畫論,並活學活用加以發揚光大。他以學齊派畫風為主,他的畫在很大程度上帶著明顯的齊派畫風的痕跡,有的作品完全承襲了齊派藝術的特點,以簡單的筆墨表現萬物,以小見大,惜墨如金,筆墨淋漓,力健有鋒,把大自然的萬物濃縮成了精華,讓我們無論是面對大自然中美麗的鮮花還是那小小的昆蟲,都能感受得到畫家飽滿的激情和傾注在裡面的感情;而另一方面,劉老師博學眾家之長,充分發揮了他學院派紮實的功底,在齊派畫風的基礎上有了較為重大的轉變和提升,如劉老師的葡萄和雞圖明顯地注入了西畫的原素,把雞和葡萄表現的栩栩如生,造型既逼真寫實但又不失中國文人畫特有的本質,一葉一蟲,一筐一壺,一滕一蔓都充滿了生命的張力,無不讓人產生豐富的聯想,基本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大寫意國畫風格,感覺文人畫味十足。劉老師的畫不僅注重個人情感的宣洩表達,也注重用筆墨表現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入手,花草魚蟲,瓜菜果蔬,春花秋實在他的筆下變得如此有生命的靈性,在客觀的表達上更加滲透出花木的精髓,他的作品中包含著——愛的融入——和諧的元素——心靈的傳神——生活的瞬間,每一幅畫裡都是一個生活中的美好故事的敘說,有人知曉,有人品味,都是情感真實的表達。他的《五德之禽》圖表現了其樂融融的蘆花雞一家人在初夏的季節里幸福快樂的覓食,象徵著盛世和諧太平的場景,是對生活真實的反映,是對美好情操的表達,是對新生活的謳歌。他的畫雅俗共賞,美倫美煥,讓人觀之心靈能得到一個美好的享受,產生了想與畫家進行思想上的共鳴與交流的願望!
站在巨人的肩上可以站的更高,看的更遠,能遇到好的師長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礎,人生之大幸!我們期盼在藝術的道路上劉老師能邁向一個更高的台階。他說:雖然在藝術的道路上付出了很多常人難於理解的痛苦的辛勞,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你自然也能體會到每一幅作品創作成功後給你帶來的成就感和喜悅感。對藝術作品和藝術創作帶來的感受不是常人所能體會到的,就是和大家共享藝術美餐的時候也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是的,能理解劉老師思想、情感、理念、主張的人才能更深刻地領會其畫作中蘊含的思想精髓,與智者對話也是一種美好的享受!
在談到對未來有什麼打算時,劉老師說:“在未來在藝術道路上,希望我的作品更多的體現出中國畫藝術精髓所在,愛自己 愛生活,愛藝術。如果今天你停止了對自己藝術的追求,那么明天對你來說就沒有什麼意義!”我們祝願劉老師在藝術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